顺义区天竺空港工业区B区安庆大街9号,曾经的造纸一厂焕新,以智慧印刷产业园的新身份亮相不干胶印刷厂 。从造纸到印刷,腾笼换鸟的老厂区实现智能化升级,成为一处高端特印刷基地。
造纸一厂于2004年建成,曾短期投入使用一年多,后来便停产不干胶印刷厂 。2021年,亟待盘活的老厂区启动升级改造。按照一轻控股和隆达规划,印刷将分散于四环内的印刷厂、研究所、物资等集聚于此,形成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智慧印刷产业园。2024年,园区完成工程改造和设备引进,1.6万余平方米的出版物生产车间已经投产。
室外是寒冷的三九天,生产车间里热火朝天不干胶印刷厂 。在哒哒哒的印刷设备运转声中,一张张彩书页正新鲜出炉。印刷是一轻控股旗下的老,是出版物印刷服务首都核心功能重点保障企业。、经理尹秋生说,集聚发展不是简单的搬迁平移。智慧园区改造首先是印刷设备的升级,现在约一半设备是新引进的,自动化、智能化水平相较过去大幅提升。
要让传统印刷业摆脱劳动密集型特点不干胶印刷厂 。他说,传统印刷中,印刷、折页、装订等许多工序都要靠手工,生产流程也是分段式的,这就离不开大量人工参与。现在,新设备逐渐取代传统工艺,生产流程也实现自动化连线,一气呵成。车间里还装配机械臂、自动物流小车等,能让工人进一步减少体力劳动。
企业正进行印刷系统研发、推进园区整体物流的智能化,希望通过数字化探索,让生产车间变为黑灯工厂不干胶印刷厂 。智能化带来效率提升,同样一批工人,产业园现在的印刷产出能力是过去的4倍。
印刷产品也渐趋高端化、特化不干胶印刷厂 。据介绍,像有价证券、、防伪证书等更具技术含量的特安全印务,已占到整体业务的60%以上。与智慧印刷产业园相距200米,印刷建设的安全印务中心数字化示范基地(新特园区)已于12月投产。
从《千里江山图》手卷复刻品到各类藏传唐卡,从石墨烯加热画到非遗纸雕艺术文创……智慧印刷产业园一楼,市印刷技术研究所的一间工作室内,130余款创意产品琳琅满目不干胶印刷厂 。作为一家老单位,研究所过去主要从事印刷新技术研发,同时还采用珂罗版等传统工艺,为故宫博物院、画家等定制高端复制画。
现在搬到产业园,研究所的场地空间更大,人员也在扩充,正尝试将压箱底的印刷技术拿出来,用于开发文创产品,让更多消费级文创走向普通消费者不干胶印刷厂 。
据介绍,产业园未来还将吸引印刷业上下游的企业入驻,形成集聚优势,共同开展防伪油墨、数码墨水的研发等不干胶印刷厂 。
来源:日报客户端
记者:孙杰